近年来,为了增厚公司的业绩,海尔一直在尝试用资金回购旗下子公司的少数股东的权益。
此次合作后,双方有望进行线上与线下的联动,对各自手中的资源进行整合。而世联行的业务主要包括代理销售业务、顾问业务、资产服务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等,基本为线下业务,其中代理销售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67.67%。
在世联行筹划非公开发行停牌的节点上,这条仅短暂停留就删除了的微博引人深思,业界纷纷猜测世联和搜房要进行何种形式的合作。随着各地房产中介联合下架,搜房网的股价一路走跌:在遭遇杭州中介下架后的第二天,搜房网的市值就蒸发了35亿元人民币。搜房网这半年的命运在5月份发生了重大扭转。标签:搜房网|房地产|销售业务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不久后,重庆十家中介形成联盟与搜房网展开谈判,北京也成立由链家、我爱我家、中原地产、麦田房产、21世纪不动产五家中介组成的中介联盟与搜房网进行谈判。
据了解,世联行以房地产及相关服务领域为战略聚集点,力求以强大线下服务为根本,以平台及大数据为依托,为机构客户及终端置业者提供多元化集成服务。据媒体报道,搜房网董事长莫天全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写:绝大部分经纪公司,包括我爱我家等联盟成员,都是搜房的上帝,是他们在过去的若干年中,造就了今天的搜房,是他们的投入给搜房带来了高额的收入和利润。目前整个1号线租用大股东车站、机电设备、隧道、轨道等资产都以支付资产使用费的形式向申通集团租用。
但两家企业的不同分类,决定了其改革的前景。在此前上海市国资系统的改革中,地铁资产能否注入得到过不止一次关注。2001年,申通地铁借壳凌桥股份上市,成为唯一一家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上市公司,注入的资产是上海地铁1号线列车、售检票系统以及莘庄站至上海火车站站段十年的经营权(目前延长至2021年)。不过申通集团在去年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出台后就明确表示,由于集团的新修线路成本远远高于1号线,因此目前大部分都还是亏损状态,装入上市公司的难度巨大。
申通地铁(600834.SH)是国内第一家从事轨道交通投资经营的上市公司,由上海市国资委直接管辖。而集团过去几次调整资产使用费,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非常明显——2006年资产使用费从130元/列大幅上升到1250元/列,2011年又大幅降低至468元/列。
有交运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上海地铁中,仅有2号线的盈利水平可能与1号线相近,一方面是因为2号线连接两大机场、火车站、市中心,客流量比1号线更大,另一方面2号线建设时间在现有线路中也较早,成本远低于近年来才建成甚至开工的线路。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新的地铁线路不断投运,乘客在1号线的平均乘距下降导致平均票价下降,营业收入也在不断走低——2008年申通地铁营业收入为8.8亿元,而去年已经降至约7.17亿元。而新加坡地铁则是从成本环节入手,国资管理公司向上市公司超低价租赁这些资产,与上海机场希望推动的作价出资相似。但高昂的建设成本下,上海其他的地铁线路大都处于亏本的状态,资产注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这些思路在本轮上海国资改革中并未体现。尴尬的申通地铁上市十多年来,申通地铁一直仅有上海最早一段地铁的部分资产。申通地铁去年年报显示,去年资产使用费为9303.93万元,占到了总成本的16.43%。就在7月10日,申通公告确认其注册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地铁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已经被商务部和税务总局列入新一批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之一。
为了解决新增线路对1号线上市部分的分流,其他线路的资产装入前景一直备受关注。在集团资产无法注入、现有资产营收走低的情况下,申通地铁也在发展地铁之外的业务,为公司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结果便是上市公司全年需要支付的资产使用费相隔一年便可差距上亿元。而申通地铁在分类监管中被划分为保障类企业,也就是优先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这意味着在本轮改革的三到五年周期内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同业竞争不会变化。
这与上海机场(行情, 问诊)的困境存在一定相似之处。上海地铁开工了的线路已经排到了20号线以后,远期规划将达到33条线。标签:申通地|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有建议称申通地铁可参照港铁或新加坡地铁的模式。年报显示,申通集团和上海城投前两大股东占到了60%以上,目前仍然是国资绝对控股。此外,申通也明确不存在股权激励的计划。
资产注入难度大除了1号线,申通集团目前拥有的运营和在建的线路有18条。在本轮上海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申通地铁(行情, 问诊)不会带来惊喜。
按照7月7日上海市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简称《意见》),其所属的基础性服务业仍然可保持国有全资或控股,因此申通地铁引入非国资以提高运营效率、追求经济效益的可能性非常小近一个月前,锦江股份(600754.SH)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在上海出台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背景下,通过公开透明的上市公司平台,推进和深化混合所有制的有益探索。
2013年,弘毅投资携手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旗下尚世影业,共同发起总规模为30亿元的影视专项基金,专业投资电视剧、电影和少部分股权投资。而锦江国际正在一步步将旗下的资产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做强上市的目的。
方案显示,锦江股份计划至2017年末,实现签约门店由2013年末的逾1000家增长到2000家以上。7月7日,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召开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座谈会,公布并印发了《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资本市场并不十分看好锦江酒店,公司的市值还不到其物业价值的一半,如果以锦江酒店为整体上市的平台,按照目前锦江酒店的估值,很有可能锦江国际整体上市的资产也被低估。不过,锦江国际以‘一拖三的股权模式整体上市的方案,并不像外界看起来那么简单。
标签:所有制|整体上市|战略投资者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从2011年开始,弘毅投资开始布局上海国资改革,并曾两次参与到上海国企改制中。
同时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锦江股份未来3年业务规模及门店发展。公开报道显示,弘毅投资曾参与过中国玻璃、中联重科(行情, 问诊)、石药集团等一系列国企的改制,形成了一批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改造、提升国有企业的实践成功案例。
就在今年年初,弘毅投资成为了城投控股(行情, 问诊)(600649.SH)的第二大股东,占股10%。韩正提到的一批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其中就包含了锦江国际。
锦江国际在国资改革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我们的谈判过程很短,双方把条件讲明,协商一致,后续操作就水到渠成了。锦江国际集团董事长俞敏亮介绍。不过实现混合所有制,依然需要加快锦江国际的整体上市。
业内人士则认为,锦江股份引入弘毅,顺应了国资委的关于非国计民生的企业以及上市公司开放股权、实施混合所有制的指导方针,同时弘毅成为第二大股东,并增加一个董事,可以改善公司的董事会结构,使公司更加市场化。不过俞敏亮认为,弘毅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带来的管理理念、资本运作、国际化等优势,将为锦江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有力帮助。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打造公开透明的公众公司,是上海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实现方式。锦江股份表示,将借本次非公开发行加快推进公司核心主业有限服务型酒店业务的发展,进而实现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在会议上一批重组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就包括了一直处在国资改革重要序列中的锦江股份(行情, 问诊)。公开披露信息显示,锦江国际集团目前拥有三大核心业务:锦江酒店、锦江客运物流、锦江旅游,同时集团还拥有包括锦江地产、锦江实业、锦江金融在内的集团相关产业和基础产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